过程装备及其再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发布者:方珠芳发布时间:2023-06-30浏览次数:10

过程装备及其再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与机械工程两个省一流学科,于20096月立项,20154月通过验收,20207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工程中心以现代技术手段实现过程装备相关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面向核电、航空航天、大型石化等行业,围绕过程装备结构完整性、工业泵阀与密封、表面工程与再制造以及新能源装备等四个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与省内外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积极联姻,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同行及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技术集成创新为核心,实现过程装备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形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的集综合研究、人才培养、科技产业化和国际交流于一体的基地和平台。

工程中心设有结构完整性研究室、工业泵阀研究室、现代密封研究室、重大装备绿色再制造研究室、材料与表面工程研究室等研发部门,整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和材料工程等强势学科群的科技创新力量,与承压设备设计制造、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核工程研究设计与运行单位、工艺泵阀生产制造、流体密封生产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和研究院建立多个共建单位和产业化基地,发挥企业成果产业化优势,以技术集成创新为核心,实施研究-开发-产业化滚动发展。

工程中心主任由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浙江省重点学科带头人高增梁教授担任。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由15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高金吉教授为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王玉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学东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郑津洋教授等4人为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李德才教授等10位专家学者担任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心队伍由浙江工业大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和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的相关科研人员组成。拥有固定研发人员61人,评估期间流动人员2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7人、副高级职称32人。近年来在学校及学院政策支持下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负责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承担国家、省部级与企业的科研课题,承担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任务。拥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失效分析分会和流体机械分会常务理事、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密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固定容器分会委员、中国泵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膨胀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名行业技术专家。已形成一支积极进取并以中青年为主、产学研结合的高水平、高层次、专业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开发和技术管理队伍。

工程中心拥有过程装备结构完整性、工业泵阀与密封、表面改性与再制造等技术方向的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达4557余万元,现有总建设用房28600余平米,其中研发用房8400余平米,建有办公室、小型学术交流室、成果展厅和各研究方向的实验室等,具备本领域国内一流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条件。

5年来,工程中心科研人员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核电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优青等各类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合同额大于100万元的有21项,纵向累积到款1.1亿元。面向企业技术难题,与全国300余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与服务,完成技术转让与服务项目700项,横向累积到款1.5亿余元。中心核电设备结构完整性、激光表面修复与再制造等技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工程中心成立浙江工业大学嵊州研究院,实施风机电机产业集群技术提升和产业化,政府资助产业化研发经费1000万元/年,累计转化成果2100余万元。中心自主知识产权及专利方面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浙江省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多项。中心作为主要编制单位制修订8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成果被国际规范采用。


更新于2023年6月30日


XML 地图